文/秀雲(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教授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

2019年底從武漢出發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隨著人類全球移動,感染者不分族群階級性別,造成肺炎的全球大流行。在疫情蔓延時,不管是來自國際的或在地的,有關醫學的、公共衛生的、科學的、技術的、倫理的、政治的、文化的,及歷史的各種報導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地湧現,讓我們強烈地體會到疫情值得STS的研究投入。在觀看疫情指揮中心與陳時中的記者會已成為日常時,我們可以思考哪些問題,觀察那些現象?

新型冠狀病毒及其疫情的科技、醫療與社會議題似乎相當全面;病毒所到之處,防疫隨之而起。因其所仰賴的知識、過去的經驗、醫療體系的能量、及地理政治,各國防疫的政策與措施紛紛不一,就連作為國際治理關鍵的世界衛生組織的作為也引發爭議。面對疫情,人們的因應行為也大不同,東亞大眾在疫情初始即戴上口罩,而歐美則是三月底才鬆動其反對健康人使用口罩的態度。以上種種均涉及科學知識在社會中的異質展現與不確定性、不同專家的異質知識、醫療體制、外交、醫療物質文化、傳染風險、乃至健康疾病的文化與社會肌理。當然,這個清單還可以更長。面對新興疾病,醫學科學家們只能亦步亦趨跟著COVID-19病毒的足跡,知識建立的速度卻未必能跟得上疫情的蔓延,同時各種知識仍快速地對話與撞擊,更令人感到科技與社會研究的無限潛能與急迫性。

基於這樣的出發點,也追隨第二十期《科技、醫療與社會》(2015)以【RCA法庭觀察】的議題討論腳步,我們規劃了【疫情渴望STS】的議題討論,踏出STS的一小步,希望能催生更多未來的研究。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台灣STS社群長期的虛擬據點──study list──也有不少關於口罩、檢測技術、及篩檢等等的討論。

規劃本次議題討論的初始有很多的構想,但由於時間因素,有些作者無法及時加入撰寫的行列。不過,我們相信他們日後應會有精彩的文章問世。閱讀目前國際間STS領域的文章,也讓我們體認到要全面地探討這個疫情有其困難,僅能盡力而為。本次共收入五篇文章,關照的面向包括科學知識的分歧與口罩的行動網絡、疫情下中醫的知識空間、社區防疫、跨文化溝通,以及全球健康治理。從疫情一開始,專家們議論紛紛,因依據的知識不同所提供的防疫建議也不同。楊倍昌的〈在瘟疫中看見STS〉指出異質知識下的科學知識與社會行動之間的距離,並嘗試用行動者網絡理論(ANT, Actor Network Theory)來討論口罩這種技術物。在目前尚無COVID-19的疫苗與藥物且中藥的療效未明的情形之下,中國政府很快地將中醫藥納入防疫體系中,其意義仍有待考察。陳柏勳的〈防疫下的中醫治療準則與知識空間〉指出,中國將中醫藥納入防疫體系,使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具有雙重疾病本體——生物醫學的與瘟疫的——且在中醫瘟疫的框架下,隨著不同中醫專家的臨床觀察而由濕熱轉為寒濕(瘟)疫。

進入到人群中的防疫,是另一種複雜的動態,需要關注如何在既存的社會關係下將科學知識落實到日常生活中。黃于玲、葉筱凡、洪宜君的溝通、連結與照護:社區防疫網絡動起來〉以WHO與台灣指揮中心對於社區防疫的相關指引為背景,進而以嘉義縣新港基金會的「健康生活共同體」為例,討論公民社會自發的社區防疫樣貌,特別是風險溝通、社會連結與照護實作的面向。防疫實作也涉及到邊界管制及「非我族類」的政治性。趙恩潔的〈跨越社會身體:瘟疫蔓延時的跨文化溝通〉解析疫情下的文化實作,提供文化觀察,並指出戴口罩(或面具)的複雜文化意涵與實作。最後,相較於病毒隨人群全球複製並擴散的強大能力,人類疫情的全球治理卻困難重重。陳嘉新的〈由COVID-19看全球衛生治理〉勾勒出關於全球衛生治理的主要文獻及其觀點,並從此次COVID-19疫情的種種,指出其中的不足,如世界衛生組織的失能,及國族主義興起使得某些「全球化」論述顯得相當可疑。

COVID-19病毒對於人類社會的挑戰方興未艾,對科技與社會研究社群而言,這次疫情則可能是一次磨練的機會,我們是否能越磨越亮?

希望疫情告一段落時,我們可以帶著科技與社會研究的精神重新出發,開啟更多的討論與研究。

以下就是本系列的五篇文章,歡迎大家分享。

陳柏勳/防疫下的中醫治療準則與知識空間

陳嘉新/由COVID-19看全球衛生治理

黃于玲、葉筱凡、洪宜君/溝通、連結與照護:社區防疫網絡動起來

楊倍昌/沒有錯誤的分岐:行動中的知識

趙恩潔/跨越社會身體:瘟疫蔓延時的跨文化溝通

期刊主編/陳信行    專題編輯/王秀雲      執行編輯/曾福全   文字校對/吳美鈴

本文刊登於《科技、醫療與社會》,第30期,2020年04月出版

Taiwanese Journal for Studi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2020年04月, No.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