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fic Chinese medicine

醫學、商業與社會想像:日治臺灣的漢藥科學化與科學中藥

作者資訊
劉士永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暨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副研究員

日本生藥學自十九世紀末發端,1920年代適逢皇漢醫道復興運動,其漢醫、藥之歷史糾葛深遠,但兩者基本上,因在日本時空條件及文化傳統等因素得以共同發展。然臺灣則因西醫界僅重漢藥科學化分析,將漢醫棄之於歷史灰燼,以致漢藥使用從漢醫原理中剝離。此舉不僅化漢藥為現代藥理學之研究對象,亦讓某些傳統藥方披上科學之名,成為流通市面的「科學中藥(漢方)」。儘管戰前之日本法規,允許西醫師處方並調劑生藥材,漢醫治療理論與傳統漢醫師卻沒能共蒙其利,反在其與漢藥的剝離過程中益發失色。相較於草藥可以被「科學化」,從而成為常民醫療體系的一環,漢醫療法似乎在戰後臺灣仍受到排斥。簡言之,由於漢藥能被納入現代藥學而研究分析,使其得到「科學化」的外衣,得以延續與增強既有之民間信賴;相反地,漢醫則因為無法為西洋醫學所吸納,遂逐步被整個當代醫療體系邊緣化。

引用: 
《科技醫療與社會》第11期,頁149-200,2010年10月出版
訂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