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平衡

永續發展與動物的生命權:從環境倫理看台灣漁業的轉型

作者資訊
徐佐銘
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

台灣漁業的轉型,具有特殊的歷史背景,以及特殊的科學理念。這個科學理念,就是生態學界奉為堅定信念及行動綱領的「永續發展」學說。永續發展的理論基礎,我認為,可以溯源到生態學家李奧帕德(Aldo Leopold)的「生態平衡內在價值論」。由於李奧帕德將生態平衡的「實然」評估考察,賦予倫理上「應然」的價值意義,使他贏得「土地倫理之父」的美名。李奧帕德自己並未察覺這種將實然與應然混淆在一起,在倫理學上所可能遭遇之難題;而其後繼者也往往將許多原本是倫理道德的應然問題,輕率地化約為生態平衡評估考察的實然問題。

本篇論文企圖透過台灣漁業的轉型,分析指導其轉型的永續發展及生態平衡的理念,並於分析台灣漁業轉型所涉及的環境倫理問題時,凸顯永續發展及生態平衡內在價值論所遭遇的難題。我將主張,哲學家辛格(Peter Singer)在《動物解放》一書裏捍衛動物的生命權之論點,不但凸顯出李奧帕德的理論難題,而且也值得納入永續發展的理念以及行動綱領。

引用: 
《科技、醫療與社會》,第9期
訂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