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編舞

台灣的道德先鋒:焦慮、產檢選擇與責任的矛盾

作者資訊
施麗雯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助理教授

        台灣於1995年全民健保實施後,估計約有97.2%的懷孕女性接受產前檢查。然而台灣的女性是如何經驗產前篩檢與檢測(產檢)?以及這些經驗對女性的影響是什麼?美國女性主義學者Rayna Rapp指出,在產檢科技與醫療運作下,當代的女性被迫成為社會的「道德 先鋒」(moral pioneers),決定什麼樣的小孩可以進入我們的社會,對自己未岀世的孩童作價值判斷。在不同的社會脈落下,台灣的懷孕女性是如何經歷「台灣道德先鋒」的角色,此為本文的關懷。本研究於2008年、2009年與2012年間進行田野調查,在三家婦產醫療院所進行參與式觀察和訪談,並從訪談中收集到33張關於「什麼是產檢」的手繪圖。本文分析在產檢的醫療化與常規化下,女性如何被建構為篩檢胎兒健康的決定權主體:承擔著面對產檢對胎兒健康的篩檢結果、以及整體社會的優生意識凝視。透過受訪者所作的選擇以及背後的道德詮釋,提供我們去認識台灣女性在懷孕生物醫療化歷程的焦慮,及其背後的道德與責任的矛盾。

引用: 
《科技、醫療與社會》,第21期,頁77-134,2015年10月出版
訂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