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影評、書介

《我們不曾現代過》的三個意義

作者資訊
雷祥麟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比較《我們不曾現代過》與孔恩(Thomas Kuhn)在1962年出版的鉅作《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我們不禁會感到在這三十年之間,科技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曾走過何等長遠而又引人入勝的旅程。就如同孔恩在全書第一行中所指出的,他寫作《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的目的, 就在於「對我們所深信不疑的科學形象,造成一個決定性的變化」。雖然該書曾引發深遠而又廣泛的影響,甚至可能是二十世紀人文科學界屈指可數的長銷書, 但是全書的焦點仍然侷限於挑戰傳統的科學形象(image of science)。相較之下,《我們不曾現代過》一書的企圖心卻遠遠超過對科學的關懷,該書的切入點是科學,但它的目標卻是全面檢討現代性(modernity)這個核心問題。透過晚近科技研究對於科學的突破性的理解,這個領域內最具原創性學者的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 藉此重新審視現代性論述中一系列的大斷裂(Great Divide),像是自然 vs. 文化、主體 vs. 客體 、事實vs. 價值、現代的我們 vs. 傳統的他者,從而得到「我們不曾現代過」(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這個聳人聽聞,但又全然不同於後現代主義的重要結論。

引用: 
《科技、醫療與社會》,第10期,2010年4月出版

《公共衛生倫理學:理論、政策與實務》書介

作者資訊
陳振業
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班

公共衛生倫理學(public health ethics)此一學科自兩千年開始蓬勃發展,[1]學者陸續提出適合學科本身的分析架構[2]、倫理守則[3],並著書立說[4]、創辦期刊[5]。不少學者以生命倫理(bioethics)對照公衛倫理,前者始於60~70年代,在與人體實驗相關的醜聞陰影及政治上強調個人主義的社會脈絡下,造就了生命倫理長期以來偏重「個人」的傾向,這與公衛專業注重「群體」健康的目標形成鮮明的對比,[6]致使學者認為有必要為公衛倫理闡述、發展一套更強調群體價值的理論。

引用: 
《科技、醫療與社會》,第9期

《醫療與社會共舞》書評

作者資訊
黃于玲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社會學系

相較於台灣社會學其他次領域,對醫療社會學有興趣的學生應該是最幸福了。近十年來出版的針對台灣社會醫療議題、自成一格、各有所長的中文教科書已有三本,分別是張苙雲的《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台北:巨流,1998),劉仲冬的《女性醫療社會學》(台北:女書文化,1998)和胡幼慧的《新醫療社會學:批判與另類的視角》(台北:心理出版社,2001)。再加上2008年甫出版的這本由成令方主編、傅大為與林宜平協編的讀本《醫療與社會共舞》(以下以《共舞》簡稱),我覺得我們所閱讀的並不只是一本中文教科書或讀本,而是一個社群裡的學者辛勤地鑽研文獻資料、勤跑田野訪談與民族誌觀察、用自己的身心智勞動來豐富本土研究的成果。儘管我視這本合集為一個學科歷經本土化發展後的歷史成果之一,《共舞》一書其實是彙集了醫療社會學、醫療史和科技與社會研究跨領域下最新、最前沿的研究論文,相當程度地也提示了醫療與社會這個學術領域未來幾年可能的發展趨勢。

引用: 
《科技、醫療與社會》,第7期

「不願面對的真相」影評

作者資訊
簡妤儒
明尼蘇達大學社會系博士班

以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為主角,闡述全球暖化問題嚴重性「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一片,已經在全球數十個國家上映,透過影像呼籲國際社會和一般公眾關切氣候變遷現象。這部影片不但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高爾本人亦因此與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1 共同獲頒2007 年的諾貝爾世界和平獎。無疑地,不願面對的真相一片,或多或少扭轉了人類社會對於無法感受其衝擊的環境問題之疏離或漠視,讓全球暖化成為當前環境運動最為熱門的議題之一。

影片有兩條敘事主軸,一條線鋪陳高爾個人投身反氣候變遷運動的軌跡,說明他如何受到大學教授Roger Revelle 研究的影響,開始關注全球暖化問題;如何因為親人吸菸罹患癌症而堅信應及早採取行動來改變錯誤的觀念和行為;以及為何進而在總統大選落敗之後,轉投身於宣導氣候變遷議題的環境運動。另一條敘事線則是藉...

引用: 
《科技、醫療與社會》第6 期,頁231-240 , 2008 年4 月出版

日本殖民官吏眼中的「臺灣鴉片問題」-評《日本帝國主義與鴉片:臺灣總督府的鴉片政策》

作者資訊
許宏彬
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日本帝國主義與鴉片:臺灣總督府的鴉片政策》一書,是由臺大出版中心將日本學者栗原純近十餘年來,針對臺灣殖民時期鴉片政策所發表的六篇單篇論文,加上作者新增的緒論及書後語後,集結、翻譯而成,譯者為專精總督府文獻的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研究員徐國章。本書最大的特色即是運用總督府檔案史料進行關於殖民鴉片政策的縝密考察,包含政策之辯論與制定、施行與困難、修訂與轉折,以及國內外局勢影響等等細節。《日本帝國主義與鴉片》的翻譯出版象徵臺灣史學界對於作者研究的重視,特別是其大量運用、分析總督府檔案文書的研究成果,而這也有鼓勵研究者們繼續探究、挖掘總督府檔案此一內容豐富史料寶庫之意涵。
 
引用: 
《科技、醫療與社會》第25期,頁245-252,2017年10月出版

基礎建設:需索無度的環境(評Beyond the Big Ditch: Political Ecology, and Infrastructure at the Panama Canal.)

作者資訊
何俊頤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在近10 年, 政治生態學受到科技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STS)的影響,越來越重視「物質」或「非人」於環境議題中所扮演的角色(Goldman, Nadasdy and Turner, 2011; Swyngedouw, 2004; Kosek, 2006; Gandy, 2014)。在此趨勢下,「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因匯集了跨國資本、國家發展計畫和大規模的環境變遷而受到研究者的重視(Gandy, 2014; Sneddon, 2015)。本書的作者Ashley Carse( 於2011 年在北卡羅萊納大
學教堂山分校取得人類學博士,目前任教於范德比大學人類與組織發展學系)所著之Beyond the Big Ditch: Political Ecology, and Infrastructure at the Panama Canal 是相關文獻當中的重要著作。
 
引用: 
《科技、醫療與社會》第25期,頁233-243,2017年10月出版

科學家對哲學的愛憎交織──評《理性之夢:科學與哲學的思辨》

作者資訊
陳瑞麟
中正大學哲學系

       二十多年前,我仍是一位哲學學徒時,就看過天下出版社在1991年出版的《理性之夢》這本中譯書,1991年的版本有一個感性的副標題:「這世界屬於會做夢的人」。2016年第三版副標題強調它的內容:科學與哲學的相互詰難與辯證,譯文內容也有些許修訂。此番重讀本書,二十多年前片片段段的閲讀印象悠然浮現。當時我的學養十分不足,印象最深的是這本書「輕視」甚至「鄙視」哲學的論調。這位物理學家毫不掩飾地說:「我一向是對哲學家抱持懷疑的態度。他們總是不停玩箭靶遊戲;一個傢伙豎起靶子,另一個人就忙著射,然後再互換角色,樂此不疲。」(頁28)「……但是哲學家卻沒有保持誠實的工具;像物理學家要訴諸實驗;數學要訴諸公設,哲學家訴諸什麼?我怎麼知道他是錯的?」(頁29)物理學家繼續描述要去拜訪一位語言哲學家,卻發現他全身赤裸睡著,「陰莖豎在那兒像個示範垂直線的幾何模型。

引用: 
《科技、醫療與社會》,第24期,頁203-212,2017年04月出版

科學家可以多人文?-評楊倍昌《看不見的工具》和《科學之美》

作者資訊
陳瑞麟
中正大學哲學系
  一般人對科學家的印象,常是穿著白袍、在實驗室中拿試管、專心盯著顯微鏡的行動者,而非廣讀群書、旁徵博引的讀書人。他們是專家,對實驗數據十分敏銳,但在人群面前,卻拙於言辭、不善書寫。
  台灣有幾位科學家顛覆這個印象,他們勇於對科學的人文議題表達意見、侃侃而談、文采斐然,例如李國偉、高涌泉、王道還、潘震澤、程樹德等人。他們自稱是「科學讀書人」--這確實是一個十分恰當的標籤。我們也可以稱他們作「人文的科學家」--楊倍昌教授無疑是其中之一。但是,與之前幾位略有不同,楊更加深入地面對本土的題材、科學、與人文社會學者。楊回應他們的觀點、與他們對話,並加入他們,一起努力拆除所謂「科學vs. 人文」的藩籬--他的兩本著作《看不見的工具》和《科學之美》就是明證。可以說,楊不僅是一位生物學家,也是一位「具人文關懷」的、甚至是具「科技與社會」性格的科學家。
引用: 
《科技、醫療與社會》,第23期,頁257-268,2016年10月出版

書評:李尚仁,《帝國的醫師: 萬巴德與英國熱帶醫學的創建》

作者資訊
洪廣冀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書名:帝國的醫師:萬巴德與英國熱帶醫學的創建

作者:李尚仁

年份:2012

出版: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引用: 
《科技、醫療與社會》,第22期,頁275-284,2016年04月出版

武士刀與柳葉刀:日本西洋醫學的形成與擴散

作者資訊
巫毓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本書的目的,不在論斷東亞儒學與日本現代醫學源流,謹望為科技中心論或實用主義所影響之東亞現代醫學史觀,提出一點帶有文化趣味的看法與分析。」劉士永在他《武士刀與柳葉刀:日本西洋醫學的形成與擴散》一書書背以這段話,為讀者提示全書意旨。一方面,這段話精要點出全書文化角度的研究取向,這是一本從專業社群以及更廣的社會文化脈絡,探討理解日本現代醫學形成與擴散的醫學史著作。但另一方面,這段話卻又太過謙虛,甚至可能引起誤解。因為雖然作者以生動的敘事與比喻,讓一般枯燥的歷史讀來有如傳奇小說一般,使讀者自然而然沈浸在饒富文化興味的情節中,本書卻絕非只是適合輕鬆閱讀的小品。事實上,本書所提出的問題與論點,觸及了日本與東亞醫學與科學史若干特殊且影響深遠的面向。或許由於仍共有某些文化預設,研究者常不自覺地在這些面向形成的架構中述說與理解歷史。本書直接以這些歷史文化因素為研究對象,不但是一部饒富文化趣味的醫學史,還是一本有關日本以及東亞特殊科學文化史與醫學文化史的重要著作。...

引用: 
《科技、醫療與社會》,第21期,頁287-290,2015年10月出版
訂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