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環境無法承受之輕

Author Info
林宜平

最近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詹長權教授的研究團隊,接受雲林縣環保局委託,完成「空氣污染對沿海地區環境及居民健康影響風險評估」報告[1],雖然這份研究報告,主要進行暴露評估,並且規劃未來的社區居民流行病學研究計畫,但是詹長權等人分析麥寮鄰近鄉鎮死亡率的資料,初步發現:台西惡性腫瘤與肺癌死亡率在六輕運轉的四至六年,比運轉的一至三年明顯增加;台西與麥寮在六輕運轉前後,肝癌死亡率高於對照鄉鎮;此外,台西、東勢、崙背、麥寮與四湖的全癌症發生率,在工業區運轉後,比運轉前高,或是隨著時間變長而增高。

這樣的研究結果,立刻引發自由時報等媒體關注,以「六輕運轉10年,癌症發生率增、「五鄉鎮罹癌與六輕顯著相關」等標題,大幅報導[2]。媒體採訪著名的流行病學家陳建仁教授,陳教授指出[3]:「儘管雲林地區還有病毒性肝炎、菸、酒、檳榔濫用等致癌因子,但詹教授的研究最起碼指出一件事,就是六輕可能對健康有影響,這種可能性的確是存在的」。但是媒體也引用「部分政府官員」的說法,認為「只是一個學者研究可能欠缺全面性」[4];台塑公開聲明六輕符合世界科技規範,強調「要請幾個公正客觀的機構一起來做調查」[5];而雲林縣副縣長李應元則指出:「癌症發生因素至今未明,環境衛生、人體健康情況及個人生活起居、自身抵抗力、飲食營養情況等干擾性因素,成因複雜,難以歸納出單一結論[6]

六輕的「輕」是輕油煉解廠的簡稱,而前面的數字,則是建廠的順序。輕油裂解是把原油中提煉出來的「輕油」分解為乙烯、丙烯、丁二烯等較小的分子,是上游工業,裂解廠產出的物質進入中游工廠之後,可進一步製成塑膠、橡膠原料、人纖和其他化學品。輕油煉解名之為輕,卻是不折不扣的重工業,也是高污染的產業。台灣發展石化業的契機,主要是美國與日本早已不在其本國擴大生產,而阿拉伯等石油生產國,又因為其他中、下游業的發展速度無法配合,因此創造台灣與韓國的發展空間,同享「石化王國」之名[7]

輕油需要燃料(重油、煤碳、或是天然氣),燃燒產生高溫裂解,除了產生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之外,還會產生懸浮微粒、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等等有害物質。在輕油裂解的製程中,需要大量的水來冷卻,使用後排出的冷卻水含有許多化學物質包括劇毒的酚,和硫化物、氟化物等無機物質。另外在製造的過程中,還會產生固體廢棄物,以及廢氣燃燒塔、機器運轉、冷卻水塔所產生的噪音。

台灣從1960年代開始發展石化業,在高雄地區建陸續興建一輕、二輕、三輕、四輕[8],一直到1980年代環保運動興起,包括麥寮反核四,後勁反五輕、宜蘭反六輕,是台灣環保運動史上著名的「四、五、六」。不過建廠過程屢受挫折的台塑六輕,在1990年郝柏村的「治安內閣」上台之後,貢寮核四、後勁五輕相繼興建,台塑也因為「台灣投資環境改善」[9],六輕從宜蘭遷往雲林,填海造陸,在麥寮動工。

台灣有關六輕的相關研究,包括1990年徐進鈺在台大城鄉所的碩士論文《台灣石化工業區位衝突之分析以宜蘭反六輕運動為例[10]1997年夏鑄九與徐進鈺〈台灣的石化業與地域性比較研究〉[11] 2001年,羅志誠刊登在《科技、醫療與社會》創刊號的〈重返工地現場:麥寮六輕填海造陸工程中的知識動員過程〉[12];另外,2006年何明修《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書中,對宜蘭反六輕也有一些描述與分析[13]。這幾篇研究論文,討論資本與地方之間複雜的互動關係,填海造陸的技術細節,以及環保運動的政治動員過程,可以協助我們勾勒六輕建廠的社會與歷史脈絡。不過六輕從1980年代的環境爭議,至詹長權的研究報告發表,已經演變為環境健康風險爭議。

在主流的流行病學研究典範中,探討環境污染健康效應的「區位研究」(ecological studies,或稱為「生態研究」),因為因果關係不易證明,效力不強,再加上環境健康風險爭議常涉及社區民眾與工廠及資本家之間的抗爭,資本家常會聘請專家進行研究,引發科學爭議以「製造不確定」(manufacturing uncertainty),或將支持環境健康風險的研究報告,低貶為研究方法不嚴謹的「垃圾科學」(junk science[14]。科技與社會學者Phil Brown等人指出[15],環境健康風險爭議涉及三個軸向的典範轉移:包括公共衛生上游或下游的預防政策;流行病學個人危險因子或是環境/社區危險因子的研究取向;以及專家與常民的參與方式。從國內外的許多案例看來,公衛學者進行環境污染健康效應的研究,從進行科學(doing science)、解釋科學(interpreting science),到採取行動(acting on science),都需要和社區民眾保持密切的互動關係,而這類的議題,更需要透過跨領域的合作,才能脫離爭議泥沼,找出影響健康更上游的原因,制訂保護大眾健康的公共衛生政策。

雖然台塑六輕一再強調其營運符合「世界科技規範」,但是詹長權已經初步發現麥寮地區空氣污染與癌症發生的相關,另外還有空氣污染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以及地下水污染與噪音的健康效應等,都還有待後續研究證實,而相關部會可能也需要訂定更嚴格的法規,才能真正保障社居區民的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台灣除了台塑六輕之外,東帝士七輕(台南七股)已經通過環評。2015年準備遷廠的後勁五輕,或許將由新成立的國光石化八輕取代。八輕原本要設在雲林離島工業區(台西),最近選中和麥寮只有一河之隔的彰化大城,大城居民包車北上,全力支持[16],目前環評已經進入二階。另外,名稱鬧雙胞的中油六輕,在今年811,也在高雄林園宣布動土開工[17]

從一輕數到八輕,再加上中油的新六輕,多年來的石化業發展帶來台灣環境無法承受之輕。台灣的科技與社會社群,長久以來關注環境健康議題,我們期待以麥寮六輕為行動中的案例,積極發展與公共衛生跨領域的合作模式,與社區居民攜手進行科學、解釋科學,並且採取行動!

 

參考文獻

王昶閔、謝文華、林國賢:〈陳建仁:麥寮高罹癌率 政府應查明真相〉,《自由時報》,2009/6/29.

何明修:《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台北:群學出版社,2006.

胡慕情:〈大城居民挺國光 為生計顧不得健康〉。《立報》,2009/6/9.http://www.coolloud.org.tw/node/41877

夏鑄九、徐進鈺:〈台灣的石化工業與地域性比較研究〉。《台灣 社會研究季刊》,1997;26:129-166.

徐進鈺:《台灣石化工業區位衝突之分析以宜蘭反六輕運動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張靜茹:〈分解「輕油裂解廠」〉,《光華雜誌》,19904月。

詹長權:〈空氣污染對沿海地區環境及居民健康影響風險評估〉,97年度雲林縣環保局委託第一年計畫,期末成果,20096月。

劉力仁、林國賢、曾慧雯:〈成大2005年已完成報告/六輕致癌評估 工業局暗槓〉,《自由時報》,2009/6/9.

劉力仁、曾慧雯、林國賢:〈學者研究:5鄉鎮罹癌率 六輕「顯著相關」〉,《自由時報》,2009/6/8.

韓山泉:〈中油六輕動土共創三贏〉。《台灣時報》,2009/8/12.

羅志誠:〈重返工地現場:麥寮六輕填海造陸工程中的知識動員過程〉。《科技、醫療與社會》2001;1:43-104.

Brown P, McCormick S, Mayer B, Zavestoski S, Morello-Frosch R, Altman RG, Senier L. "A Lab of Our Own" Environmental causation of breast cancer and challenges to the dominant epidemiological paradigm.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2006;31:499-536

Michaels D, Monforton C. Manufacturing uncertainty: Contested science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public’s health and environ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5;9:S39-S48.

 


[1] 詹長權:〈空氣污染對沿海地區環境及居民健康影響風險評估〉,雲林縣環保局委託計畫期末成果,20096月。這份研究成果報告在環保署的網站,可以全文下載:http://epr.epa.gov.tw/query/KO1040000.aspx?DocNo=99976187#FileContent

[2] 劉力仁、曾慧雯、林國賢,〈學者研究:5鄉鎮罹癌率 六輕「顯著相關」〉,《自由時報》,2009/6/8.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n/8/today-fo4.htm

[3] 王昶閔、謝文華、林國賢,〈陳建仁:麥寮高罹癌率 政府應查明真相〉,《自由時報》,2009/6/29.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n/29/today-life7.htm

[4] 劉力仁、林國賢、曾慧雯,〈成大2005年已完成報告/六輕致癌評估 工業局暗槓〉,《自由時報》,2009/6/9.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n/9/today-life3.htm

[5] 同上。

[6] 王昶閔、謝文華、林國賢,〈陳建仁:麥寮高罹癌率 政府應查明真相〉,《自由時報》,2009/6/29.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n/29/today-life7.htm

[7] 張靜茹,〈分解「輕油裂解廠」〉,《光華雜誌》,19904月。

[8] 一輕(1968-90)在高雄左營,二輕(1975-94)在高雄楠梓,三輕(1978-)在高雄仁武,四輕(1984-)在高雄林園。

[9] 這段政府勸說資本家回頭的過程,可參考蕭萬長副總統之前開設的部落格「微笑老蕭窩」:「印記四:打消海滄,留住王永慶」(http://vincentsiew.pixnet.net/blog/post/13383772)。

[10] 徐進鈺:《台灣石化工業區位衝突之分析以宜蘭反六輕運動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11] 夏鑄九、徐進鈺:〈台灣的石化工業與地域性比較研究〉。《台灣 社會研究季刊》,1997;26:129-166.

[12] 羅志誠:〈重返工地現場:麥寮六輕填海造陸工程中的知識動員過程〉。《科技、醫療與社會》2001;1:43-104.

[13] 何明修:《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台北:群學出版社,2006.

[14]Michaels D, Monforton C. Manufacturing uncertainty: Contested science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public’s health and environ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5; 9:S39-S48.

[15] Brown P, McCormick S, Mayer B, Zavestoski S, Morello-FroschR, Altman RG, Senier L. "A Lab of Our Own" Environmental causation of breast cancer and challenges to the dominant epidemiological paradigm.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2006;31:499-536

[16]胡慕情:〈大城居民挺國光為生計顧不得健康〉《立報》,2009/6/9.http://www.coolloud.org.tw/node/41877

[17] 韓山泉:〈中油六輕動土共創三贏〉。《台灣時報》,2009/8/12.

 

Citation: 
《科技、醫療與社會》,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