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期編輯室報告

作者資訊
杜文苓 Wen-Ling Tu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

Editorial

    在編委會準備17期發行的八、九月間,台灣的社會與政治似乎從往常不安的波動頻率中,進入大幅震盪期。九月的馬王政爭撼動著台灣脆弱的民主基石,STS社群長期關注的核四公投案也在這波政爭與核安疑慮下出現變數;本刊12期所刊登的RCA專輯,成為正在進行RCA案中法官提問資料佐證的重要參考文獻,專家證人在這幾個月中的法庭審理過程一一出場,台灣版的科學、法學、常民、專家、企業、員工的交鋒,正在書寫著歷史;而中秋節前夕身故的苗栗大埔徵收案苦主張森文先生,為台灣以科技發展為名的土地徵收制度暴力,做了最無言而沈重的抗議。STM期刊期待持續為台灣STS領域的發展累積豐厚的研究能量,本持著對社會土地的關懷,提供更多元批判的視角,為動盪中的台灣找尋穩健進步的方向而努力。

    本期有四篇論文,若依傳統學科分類,一篇屬科學哲學,一篇屬社會學,兩篇屬於歷史學。它們分別探討了關懷立場論的新典範、20世紀初中國上海的汽車發展與道路使用狀況、20世紀中期台灣的間熱式電鍋蔚為風行的原因、以及當今盲棒技藝的形成。四篇文章在主題、內容、區域與年代上,涵蓋層面甚廣,反映了台灣STS社群豐富而多元的面貌。

    其中,吳秀瑾所寫的〈關懷立場論的知識優勢︰背負關懷價值的強客觀性〉一文,彙整了70與80年代所發展的關懷倫理學和立場論,主張事實/價值/道德三者不可分而論之的科學模式,建立關懷立場論。她從認識論、方法論與強客觀性三方面剖析關懷立場論的特徵與實質蘊涵,凸顯其女性關聯式的體現認知方式,以背負關懷價值的方法論與同理心的強客觀性,挑戰主流中心思想霸權下重理論輕實務的知識高低層級,鼓勵建立另類的知識論與科學哲學典範。這個論點主張,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使科學社群能夠跨越到其它尚未現身的各種邊陲的社會位置,從資源共享中來營造科學民主,以達科學客觀性。此文彰顯了知識證成應以關懷為本,並促進人類共善價值。

    施沛杉的〈馬路如虎口:《申報》的上海車禍論述,1921~1937〉一文,則從豐富的史料中,帶領讀者一窺中國上海在1920至1930年代的道路狀況。從中,我們看到了汽車作為一新技術物,與傳統步行、人力車、腳踏車等在道路使用上的競爭關係,也看到了上海市政為了讓汽車為主的道路秩序深植人心,如何透過說書等前現代宣傳方式,以及紅綠燈設置、道路鋪設與交通指揮等「人」「物」移動空間的重新配置,使民眾配合政府的交通政策,而逐步進入到政府認可的規範秩序中。時至今日,行人的空間優先利益早已退位,在國家公權力與民眾交通習慣的養成協商過程中,形塑了我們今日習以為常的交通規則。汽車從一技術物,透過空間配置與道路規則,支配了國家與城市的發展。

    秦先玉的〈衍生物、舊東西與變種:台灣間熱式電鍋炊煮系統,1950s~1970s〉一文,說明了台灣電鍋在地化與居家化的過程,與戰後家庭物質生活變遷、製程技術、米食文化、電力供給、各種炊煮系統以及都市消費文化息息相關。她指出,家務科技雖然從未是加工技術精進改良的目標,卻成為日後電鍋業側身發展的基礎。她並從科技形塑與科技傳播的觀點,分析國家與電工業者,如何建構出「蒸、煮」並行的實用型間熱式電鍋,使之成為台灣主流炊煮的機型,展現了技術後進國工程師、黑手與使用者的變更改進能力。此外,她也注意到,電工業者基於家庭電力供給考量,建構了以城市地區為優先的電器消費社會,而這群都市消費者也成為日後形塑電鍋多功能蒸煮設計的重要力量。         

    STM編輯委員會長期以來保持一貫細膩嚴謹的審查風格,希望提供STS領域的年輕學者一個友善並能精進知識辯證的發表園地。我們在鼓勵年輕學者投身STS研究的王玉豐論文紀念獎的評選過程,常常發現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優秀年輕學者作品,透過本刊嚴謹的審查程序,使文章內容更趨豐富成熟。此期所刊載曾柏嘉的〈在醫療與社會模式之外:盲人棒球技藝形成的行動者網〉,即是2012年王玉豐論文得獎作品修改而來的佳作。此篇文章解構盲棒技藝的形成,將「障礙」一詞重新問題化,把「失能」與「能」兩種狀態放進更寬廣的社會文化脈絡進行討論,運用異質網絡分析概念,提供讀者對於「障礙」與「行動能力」在不同情境中的界定與認識,從而思考改變現行體制看待「障礙者」與安排物質環境的可能方式。

    除了四篇精彩的學術論文外,本期也延續前期有關器官捐贈與移植的議題討論,刊登蔡甫昌針對謝世民的〈大體器官募集制度的倫理學與政治哲學:辯護「認定同意制」〉,以及李尚仁與祝平次的兩篇評論文所寫之回應文,更深入地探討「效益」、「相互性」與「社群價值」,以補充支持謝文的認定同意制,同時也進一步回應李文對於死亡定義與祝文的道德論證,為這波議題的深度討論與回應暫且劃下一個句點。

引用: 
《科技、醫療與社會》,第17期,頁05-08,2013年10月出版